10月14日下午,小学教育教研室在教三楼517召开了以“学业导师工作心得交流与案例探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小学教育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此次活动,活动由牛婷老师主持,王贝贝、黄玉、王玉文三位老师担任主分享人,教研室主任刘海龙围绕“做好学业导师工作,树立学生专业自信心”分享了大量具体经验,全体教师共同聚焦学业导师制核心目标,为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展开深入研讨。

活动伊始,刘主任结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中“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专业思想”的导师职责,明确此次活动除交流工作心得、探讨考研备考指导外,将“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作为核心议题,旨在通过实操经验分享,让学业导师工作更贴合学生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随后,主分享人结合《实施办法》职责要求依次发言。其中,刘主任结合自身多年指导经验,提出具体策略:一是强化专业认知引导,建议导师在大一阶段结合《实施办法》“专业教育”要求,让学生直观感受教师职业的责任感与幸福感;二是精准化解专业困惑,导师需通过定期谈心、梳理小学教育专业就业方向,帮助学生解答疑惑;三是搭建专业自信成长路径,鼓励导师组织学生参加小学教育专业技能大赛、教学设计大赛,通过获奖体验增强专业成就感,同时记录学生在竞赛、实践中的进步,纳入成长档案,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自身专业成长轨迹。此外,刘主任还强调,导师需联动教研室资源,定期分享小学教育专业拔尖学生成长案例和优秀校友职业发展故事,让学生从身边榜样中汲取力量,坚定专业选择。
针对考研备考与专业提升,老师们提出分阶段赋能策略:大一启蒙考研认知,结合专业前景分析考研对职业发展的助力;大二强化基础,指导英语四六级、教师资格证备考,同步引导参与科研课题;大三细化考研目标,帮助学生确定院校专业、制定复习计划。大四做好考研面试和毕业论文的指导,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分析及准备工作。
此次教研活动既梳理了学业导师工作的优秀经验,更聚焦树立学生专业自信心形成具体指导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学业导师的工作方向,为后续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质量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