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下午,教师教育教研室在教三楼519举办了以“如何提高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活动伊始,主持人吴春红老师指出本次活动旨在集中攻坚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痛点,强调增强课程实践性已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答题”,激发了在场老师的深切共鸣。

在专题分享环节,侯秀娟老师认为,理论课程应转身为学生的“实践指南”,并通过设计案例分析、教学片段设计等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做中学”,将抽象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杨俭俭老师则系统地提出了四条创新路径:“师生共建”激活课堂主体,“AI赋能”创设实践情境,“作业革命”聚焦能力输出,“评估引导”促进教学相长。面对“课堂时间有限与实践活动耗时”这一普遍矛盾,闫楷汶老师提出的“以问题为导向重构课程内容”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建议将知识融入真实问题,实现“鱼与熊掌”的兼得。同时,吴春红老师也提出,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制作心理科普短视频,这一创新作业形式既贴合学生兴趣,又综合锻炼了知识应用与新媒体素养,充分彰显了“学以致用”的教学智慧。
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本次研讨不仅延续了前期的探索精神,更在深度和可行性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大家一致认为,未来将把研讨成果切实应用于教学实践,从一门课、一个作业、一次课堂互动做起,携手共进,为培养更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卓越教师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