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教育学专业在教三楼405教室举行2025级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启动仪式。本次活动通过专业教育、制度解读、师生对话三大环节,为122名新生搭建专业化成长通道。教育学专业负责人赵国权教授、全职教授郑立坤教授、教学干事刘勋达、教研室主任冯海燕及全体学业导师出席活动,仪式由教育学教研室副主任李可会主持。

一、深耕专业土壤:构建匠心育人全流程
冯海燕首先对教育学专业进行了详细介绍。从专业发展历史、培养目标、核心课程、专业特色、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实践、办学成果、毕业去向、专业优势十个模块,以及详实的数据展示,系统阐释了教育学专业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介绍特别指出教育学专业作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一轮河南省重点学科、教育硕士一般建设单位向着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方向发展的前景,激励新生们树立专业自信,勇担专业发展使命,和专业共成长。
刘勋达随后解读了《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方案》。他指出,教育学专业要继续加强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发挥教师在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成才中的主导作用,着力提升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质量,并促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并从导师遴选、导师职责、导师制管理三个方面对导师们提出要求,也是给学生们发放了一份“导生合作手册”。
二、薪火相传:师生代表共话成长
导师代表刘玲结合教师和学姐的身份发出提问: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传授知识,还是唤醒灵魂?为什么有人看一遍就记住,有人背十遍还忘?激发新生专业探索兴趣。提示同学们教育学专业有着“学霸天团”与“暖心后援会”的“学业导师制”,所以同学们不是“孤军奋战”。并以“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而我们,已经备好了打火石!”号召新生开启师生共成长的奇妙旅程。
2022级学生代表刘亿苹回顾三年专业学习时光,分享其感受到的教育学专业独特魅力,并传授学弟学妹们三个专业学习方法:转变思维方式,积极主动学习;敢于师生交流,真诚换取真心;勇于探索实践,激发内在潜能。其真挚发言引发阵阵掌声。
2025级新生代表苏刘婷分享自己成长路上,遇到改变其人生轨迹老师的故事,此后她也梦想做这样的“点灯人”。并在了解教育学专业的实力和导师制优势之后,更加坚定了做教育学人的志向,其铿锵而有力的发言彰显新一代教育人的担当。
三、扬帆启航:专业负责人寄语未来
赵国权教授作总结发言,首先对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然后其语重心长勉励学生成长,珍惜学习机会。在介绍专业发展和优势时激励学生们勇担使命,树立专业自信。以学好专业,把学问做大做强来应对环境的万变。最后,给新生们送上了温暖的成长祝福。

活动现场同步完成导师双选匹配,17位导师与新生们互动交流。在后续的互动环节中,师生围绕“如何顺利完成基础教育学习到高等教育学习的过渡”“教育经典阅读书单”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